清晨,陕北高原蓝天白云。寂静的矿区渐渐活跃起来。生产调度中心电子大屏显示,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正匀速前进,滚落的煤炭经主运输皮带流向地面原煤筒仓。截至6月底,龙华矿业公司累计生产原煤514.2万吨,完成掘进进尺8540米,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年度经营目标。
近年来,龙华矿业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以“紧日子”思维严控成本,用“赚钱”思维精准投资,以“乙方”思维提升服务,用“营销”思维打通产销闭环。公司成功探索出一条传统煤炭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特色转型之路,不仅打造了可复制的“龙华样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紧日子”思维:构建全链条成本管控长效机制
龙华矿业将“紧日子”思维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构建起“公司-矿井-区队-班组”四级穿透式成本管控体系。通过财务部门牵头开展年度用工、材料等关键指标核查,实现成本预算偏差率控制在4%以内的行业领先水平。
独创“战略目标+执行计划”嵌套体系,运用数字化手段将价格指标分解到生产全流程,2024年累计降本3000万元。建立六大市场波动应对机制,包括库存调节、煤化工转化等手段,使响应效率提升40%。
实施《龙华定额》管理,将28项成本指标精准分解到岗,形成“月考核-季分析-年兑现”闭环机制,创新设立25%成本节约奖励制度,推动2024年原煤单位成本降至166.06元/吨,优于行业标准3.48元/吨,累计实现降本增效超5000万元。
“赚钱”思维:战略投资夯实发展底气
龙华矿业以“赚钱”思维引领战略转型,投资6亿元建设2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通过“光伏+种养”立体农业模式,实现年发电量2.6亿千瓦时,年综合收益达7077万元。
投入55亿元自有资金布局现代煤化工全产业链,建成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及6万吨高端化工材料(三聚氰胺)生产线,为公司带来17.24亿元新增营收,推动非煤产业占比提升至29.9%。
公司将“赚钱”思维深度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创新建立“利润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将材料费、维修费等六项经营指标与员工收入直接挂钩,让员工深刻理解“收入、支出、奖惩决定工资”的考核逻辑。2024年,公司人均利润达382.65万元,超出行业标杆67.04%。
“乙方”思维:重构新型高效协同生态
龙华矿业创新实施财务人员入井培训机制,让财务团队深入井下掌握采掘、运输等工艺流程,实现财务数据与生产实际的无缝对接。
率先推行“乙方一次对接”服务机制,供应商仅需完成首次对接,后续合同签署、合规流转及款项结算等全流程由甲方全程代办,将采购周期压缩近50%。
通过采供分离改革,公司库存金额降低30%,释放流动资金2400万元;在设备采购中创新设计“财务增值服务包”,实现单笔采购降价20%,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100万元。合作厂商评价:“龙华把甲方做成了乙方,重塑了行业合作生态。”
“营销”思维:打造市场驱动型生产体系
龙华矿业创新构建“量-价-利”动态模型,2025年上半年通过32次调价会议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单月最高提价达15元/吨。
在生产端实施“双轨驱动”策略,通过优化洗选工艺将块煤率提升至33.7%,实现月均增收1540万元;创新应用400米超长工作面技术,增加可采储量54万吨,创效1.08亿元。
打造智能化市场监测系统,实时跟踪环渤海动力煤指数等关键指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2025年一季度,销售部门在价格预警触发后两小时内完成客户协商,成功稳住市场份额。
“‘网上竞拍+零账期’的高效结算机制推动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达35.98次/年,经营现金流增长10%。每日早7点的产销调度会已成为连接矿井与市场的“神经中枢”。
龙华矿业以“四种经营理念”为引擎,通过“民营机制+国有品质”的倍增效应,将“紧日子”转化为成本优势、“赚钱”思维拓展增长极、“乙方”思维优化生态、“营销”思维打通市场,构建了兼具韧性与活力的发展体系,为行业转型贡献了可复制的龙华方案。(郭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