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党的建设
新闻采风 | 把问题解决在“一线”
发布时间:2025-10-22     作者:强鑫鑫    浏览量:154    分享到:

编者按

近日,公司举办新闻宣传培训班。本次培训以“理论授课+座谈研讨+新闻采风”多元模式展开,助力学员在学思践悟中锤炼“四力”,既是一次赋能充电的“及时雨”,也是一场冲刺四季度的“动员令”,旨在以宣传之力凝聚共识,营造“大干快上、决胜全年”的攻坚氛围。

为集中展示培训成果、推动学用转化,公司微信公众号、网站将自即日起陆续推出参训学员在新闻采风过程中撰写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源于一线、扎根实践,是学员们以笔为媒、以镜头为眼,记录公司发展、讲述奋斗故事的生动体现。敬请广大职工关注、品读,共同感受文字背后的温度与力量,为决胜全年目标任务凝聚更强合力、营造更浓氛围!


陕北深秋,地表已透寒意,但在韩家湾煤炭公司地层深处,又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综采工作面采煤机隆隆作响、掘进工作面快掘设备高效运转、辅运顺槽积水抽排井然有序……

这里,被称作井下“一线”。它既是生产矛盾与难题最集中的“源头”,也是锤炼责任担当的“主阵地”。今年以来,韩家湾煤炭公司践行“十个一线工作法”,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难题在一线解决”。

有这样一组数据值得关注:在9月份区队管理干部入井情况统计中,副队长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入井数超过20个。初到公司的人,往往会惊讶于这里管理干部的下井频率和“泡”在一线的时间。

这并非偶然。公司推行“十个一线工作法”,将情况掌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素质提高在一线……十个“一线”,如同十根指针,共同指向安全生产与高效运营的靶心。

在214205综采工作面,特种车司机贺宏卫对此感触颇深。

正值214205综采工作面安装期间,液压支架安装前需调整工作面切眼的支护单体,但顶板压力带来的风险悬而未决。

正当贺宏卫以为要经历“层层上报”的流程时,由生产地测技术管理部、机电物资管理中心及区队技术人员组成的“一线攻关小组”早已抵达现场。他们现场勘察、交流研讨、测定数据,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了“双支架同步作业”方案:一台按计划安装,另一台用于支护顶板,难题迎刃而解。

640.jpg

这种“现场办公”的模式,已成为公司干部职工的新常态。他们坚信,只有脚上沾着煤灰,头上顶着矿灯,才能真正感知到矿井的“脉搏”。

一线,同样是广大职工施展才华的“赛马场”。公司鼓励职工的“小革新、小创造、小建议”。在2-2煤辅运大巷,通风维修队防尘班班长王卫东发现原有的排水装置效能不稳,区域巷道积水问题反复出现。凭借多年的经验以及细致观察,他提出设计“压差排水装置”的构想。这个“金点子”迅速被区队采纳,并在“创客小组”的协作下落地成形,保障了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以前觉得解决问题是领导和技术员的事,现在发现,我们的想法同样被重视,也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王卫东的话语中,自豪感满溢。据统计,这类源于一线、用于一线的创新成果已累计达到292项。

一线,更是锤炼队伍、转变作风的“淬火炉”。年轻的技术员被派到关键岗位跟班作业,在解决实际难题中快速成长;机关管理人员定期下井劳动,体会一线艰辛,增强服务意识。大家面对着共同的挑战,凝聚着共同的智慧。

“矿井的根基在一线,企业的活力同样源于一线。”这已成为韩家湾煤炭公司干部职工的共识。地层深处,机器的轰鸣声、讨论难题的交流声、问题解决后的欢笑声,交织成了一曲昂扬的协奏曲。这曲调,吟唱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朴素真理,彰显着把问题消弭于源头、让力量凝聚于“一线”的韩家湾实践。(强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