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人过冬至的方式可真是独树一帜,跟别的地方完全不一样。别的地方冬至就过一天,但陕北人愣是把这天变成了两天,热闹得跟过年似的。《榆林府志》里头写着:“十一月,长至日,祀祖、交贺如元旦。”这说明冬至在陕北人心中,跟过年差不多。在那儿,冬至被看作是仅次于春节的“小年”和“亚岁”。
陕北人过冬至,前一天叫“冬除日”,冬至当天叫“长至日”。冬除日又叫“熬冬”。《葭县志》里记载:“冬至前夕饭酒食肉,啖羊首,谓之熬冬。”熬冬那天,家家户户都得杀一两只羊。
杀羊这事儿可不小,大人小孩都得上阵帮忙。特别是那些小伙子们,挑羊的时候可起劲了,挑完羊还得小心翼翼地交给大人。杀羊的场面,小姑娘们一般都不敢看,只能躲起来。等大人们把羊宰好了,孩子们就可以上手了,屋里屋外跑来跑去,端盆子,倒水。虽然整只羊都杀了,但熬冬这天,陕北人就爱羊头和羊蹄,不怎么吃鲜嫩的羊肉。剔骨是个细活儿,光是把羊头、羊蹄弄干净就得半天。羊头收拾好了,就可以进屋了,用烧红的铁棍燎毛,再一遍遍用清水洗,直到变浅黄色,才算干净,才能下锅。
到了傍晚,窑洞上头就会冒起浓浓的烟,收拾好的羊头、羊蹄一股脑儿倒进铁锅“一锅熬”。先用冷水下锅,等锅热了撇去浮沫,再加红葱、辣椒、地椒、花椒、盐等调料,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得慢慢炖上三个时辰,肉得炖得酥烂,筋络得炖得软糯,这才算熬出了精髓。灶台下的风箱拉得有节奏,铁锅上热气腾腾,咕嘟咕嘟地熬着,这才有了“熬冬”的味道。
吃也有讲究,饭桌放在炕上,羊头放在正中间,周围摆满羊蹄和配菜,一家子围坐在炕头,佐料不用多,有盐和蒜、醋就足够了。吃羊蹄别有一番风味,每人一根羊棒骨,大口嚼着筋道的蹄筋,尽情吸着香浓的骨髓,那份满足和过瘾,真是难以形容。吃完饭,大家围坐一起,嗑着香喷喷的炒瓜子、炒花生,聊着家常,笑声不断,直到深夜还不愿散去。有句老话这么说:“冬至熬一熬,来年好一好;冬至炒一炒,来年好一好。”人们要把最长的一夜熬到天亮,这就算是“过冬”了。
长至日又叫“过冬”。这天跟别的地方一样,陕北人也得包饺子吃,不过他们爱吃羊肉胡萝卜馅的饺子。关于饺子,还有个故事呢:东汉时候,名医张仲景看到很多人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在冬至这天,他搭了个简陋的医棚,架上大铁锅,把鲜嫩的羊肉和珍贵的药材切碎,用薄薄的面皮包成“饺耳”的样子,煮熟后分给每个人,每人两只饺耳、一碗热汤。人们吃了这“饺耳”,喝了热汤,冻伤的耳朵不过半月便奇迹般地痊愈了。所以每到冬至,人们就模仿“饺耳”的样子,包饺子吃,据说吃了冬至饺子,就不会再受冻了。
到了冬至,民间就开始数九寒天了。吃完饺子,趁着身子暖和,孩子们穿上虎头棉鞋,戴上帽子,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唱起了《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从古至今,陕北人传唱着,惦记着,祭祀着,冬至节的习俗才能年年相约,岁岁相守;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才能代代相传,源远流长……(马利平)